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發案》(下稱“實施方案”)。我們認為,繼2021 年7 月《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后國家層面再次出臺儲能行業發展政策,凸顯儲能行業在“雙碳”目標和新型電力系統中的戰略地位。
評論
《實施方案》提出儲能應用場景、收益模式多樣化,我們認為“市場+補貼”有望提振項目經濟性:1)發電側:將通過進一步拉大峰谷電價差和輔助服務市場來完善儲能價格傳導機制;風光大基地建設有望進一步帶動發電側儲能裝機,我們測算2022-25 年發電側儲能新增裝機或突破100GWh;共享儲能有望給新能源配儲項目帶來競爭性配置、保障小時數等多重優惠。2)輸配電側:以提升線路利用率、延緩輸配電資產投資、升級應急保障能力為主要應用,成本有望納入電網輸配電價回收。3)用戶側:通過靈活的電價政策來引導儲能的電費管理、能效提升等價值服務于業主用戶,同時間接增強電力系統接納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潛力。
鼓勵新型儲能多元化技術路線發展,電化學儲能有望支撐儲能率先步入商業化。《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 年新型儲能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目標,其中電化學通過技術迭代、系統成本降低30%以上,對應我們測算發電側光儲/工商業儲能項目IRR將提升至15.6%/17.7%(考慮20%貸款),具備商業化啟動條件。而儲氫、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則以技術突破為目標,為碳達峰之后的能源發展蓄力。
看好發電側、電網側儲能雙輪驅動,我們預計“十四五”期間累計裝機規模有望超過160GWh.我們認為發電側和電網側儲能有望率先發力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用戶側儲能未來有望受益于電價改革帶來的經濟性驅動。
與21 年的《指導意見》相比,2025 年裝機30GW的目標表述在文中并未體現。目前各省規劃明確的儲能裝機目標已超出90GWh.我們認為,隨著大型風光基地的進一步建設,裝機規模超出160GWh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