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國際車展正在舉行。在車展現場,記者注意到,人工智能大模型開始在賦能汽車行業領域嶄露頭角,這些看不見的海量大數據給汽車行業帶來了哪些新變化呢?
在車展現場,記者看到,搭載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新車型紛紛亮相,帶來了各種智能化的交互體驗。
這個AI數字底盤,前不久剛完成了全球首次無人駕駛自動漂移技術展示,通過大模型技術賦能,能實時檢測整車狀態,當車輛出現打滑、側滑等失控狀態,它能精準校正,確保駕駛安全。
吉利汽車研究院技術推廣部部長白俊超:在AI數字底盤加持下,實現了反應更快的控制速度,是我們人類反應速度的大約25倍,遇到緊急的情況,它能比我們更快地去響應,做出選擇,實現安全避險。
搭載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這款車,就像擁有了“超級大腦”,不僅能夠實現人和車的實時語音對話,智能化地控制座艙,還能夠帶來更加自然、流暢和更富邏輯思考的人機交互。
極越首席執行官夏一平:我們第一次把語音大模型從云端移植到了本地,現在語音大模型已經能夠實現響應在700毫秒以內,相當于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大模型本質上改變了應用交互的體驗。
在小米展位上,小米汽車表示,未來新汽車的趨勢將是大模型與機械制造有機的結合,新汽車將變得更加智能。
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隨著新一代AI技術大模型的誕生,怎么能夠把大模型技術跟新能源汽車整合在一起,我覺得整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都處于快速演進的階段。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徐念沙: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大算力飛速發展的當下,汽車產業有望催生多個行業的革命性變革,為社會經濟和科技進步注入新的活力。
“人工智能+”新汽車 記者來試駕
那么,得到“人工智能+”賦能的汽車開起來又會是怎樣的呢?記者日前來到位于浙江寧波的吉利汽車研究院試駕體驗。
研究院內的這臺汽車屏幕上的這個卡通人物,被稱作汽車數字人,通過它可以實現和車輛的交互、語音對話、智能規劃路線等。
總臺央視記者張叢婧:我注意到它在跟我說話的時候,其實是面朝著我,口型都對得上。我覺得它不僅像一個智能助手,更像是一個有情感、有個性的伙伴。
吉利汽車研究院人工智能產品負責人何山新:除了超寫實的數字人之外,未來AI能力還可以做到整車全域的智能化。比如整車的智能診斷以及服務,當車輛有胎壓不足的時候,會提前做健康的報告。
不只是讓座艙的體驗更智能,眼下,大模型還讓駕駛更加智能化。
記者張叢婧:我們現在是開車進到了一個地下車庫,但是這個停車位還挺窄的,不太容易停進去。大模型還能夠自動感知我們的困難,幫我們解決。
吉利汽車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總工程師蔣忠林:融入了強大的多模態對話能力、溝通能力和各種記憶能力,以及自動駕駛、底盤的操控能力,讓我們的用戶能夠更加便捷地去使用我們的汽車。
從研發到駕駛 大模型賦能汽車產業各環節
大模型不僅給應用端帶來智能的體驗,還能給汽車生產端帶來便利。在吉利汽車研究院的設計部,記者了解到,人工以前一天只能畫出一張設計圖,有了大模型的輔助,現在不到一分鐘就能生成四張初版的示意圖。記者發現,從研發設計到產品走向市場,可以說,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全面賦能汽車研發的各個環節。
總臺央視記者張叢婧:我現在來到了虛擬現實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自動駕駛測試。看到的畫面,全部都是由大模型來生成的。只要在這操作就可以模擬在城市里開車,還可以模擬不同天氣的場景。
吉利汽車研究院合成數據仿真部負責人梁振寶:用了大模型生成虛擬場景,可以有效地提升測試場景覆蓋度,提升了幾十倍的速率不等。
這些功能之所以能實現,靠的是位于將近200公里之外的智算中心,算力可以達到102億億次,能讓整個研究院的工作效率提升20%以上。
吉利汽車集團中央研究院院長李傳海:中國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大量的應用環境,對于大模型產品的轉化是我們的優勢。未來大模型在汽車行業的應用,應該能起到一種引領的作用。